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学校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

来源: 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3-18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增强思政课建设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3 月 18 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崇正楼209报告厅举办“践行‘3·18’嘱托 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主题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刘九万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格根哈斯主持会议。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

刘九万指出,六年前的“3·18”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深刻阐明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根本任务、方向目标、方法路径,为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强大动力,具有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引领性。组织召开座谈会,旨在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加强我校思政课建设,纵深推进我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开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刘九万强调,一要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课题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以“两个概论课”为先导,结合学校实际,依托“两馆两廊”等校园主阵地,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打造具有呼民院特色的校本课程,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领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三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发挥“传帮带”作用,强化队伍短板,坚持引育结合,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四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融入热点难点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不断增强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五要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强化有组织科研,营造学术氛围,加强教学研究扶持力度,加快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团队,推出一批具有呼民院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校本课程、思维导图、实践案例等,让科研与教学“双促进双提升”。

刘九万要求,要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深度挖掘各门思政课程与场馆资源的契合点,深入开展“馆课一体、馆研一体”的特色实践课,创新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常态化开展分层分类分众化宣教活动,为小学生讲故事、中学生讲历史、大学生讲政策、党员干部讲思想、广大群众讲情怀,打造具有呼民院特色的品牌“金课”和思政课程群,真正让思政课堂活起来,让教材实起来,让覆盖面广起来,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格根哈斯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的“六个要”的标准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新形势新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做好思政课教学与科研工作。她希望,全体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强化使命担当,积极展现新作为,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人贡献力量。她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进一步明确当前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虚拟教研室建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银龄教师”王丽华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经历,分享了教学经验和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梅兰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总体情况作汇报交流,梳理工作成效,直面困难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秀芬及思政课教师代表乌兰格日乐、萨仁通拉嘎、苏亚拉分别就各自教研室所承担的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课程建设的成效与未来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