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官网

研究生培养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研究生培养

联系方式

  •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56号
  • 0471-6585750
  • jsj@imnc.edu.cn

电子信息学位授权点简介

2025-07-14

1. 学位点概况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围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整合产学研资源,面向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致力于培养电子信息领域高级人才。电子信息学科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拥有国家和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学校优势特色学科。

2. 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学位点以国家大数据和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战略为导向,以服务内蒙古“五大任务”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为背景,以关键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具备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工程设计、工程开发等能力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内蒙古各项事业信息化建设服务。

3.研究领域与培养方向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下设2个领域:

人工智能(085410):深度聚焦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语音识别与合成、知识图谱与智能计算等核心领域。

大数据技术与工程(085411):重点围绕大数据治理与分析、数据挖掘、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数据可视化等领域,面向自治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需求,注重数据工程应用。

4. 师资队伍与科研平台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中,博士12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2人、自治区级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自治区教学名师2人;80%以上专任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历。此外,联合华为、中软国际等头部企业组建了15人的行业导师团队,实行双导师制,强化产学结合。从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浙大城市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高校聘任多名兼职导师,其中包括1名院士。

本学位点拥有国家语委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和自治区民委重点实验室、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

5. 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

本学位点在蒙汉文信息处理和智能计算领域优势突出,研究制定信息处理用国家标准2项、行业技术规范2项,研发应用系统18个。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89项,科研经费年均256万元,研发的蒙汉在线机器翻译系统获全国机器翻译评测第一名,本学位点在服务社会成效显著。自主研发的“蓝色草原.听书平台为全国最大蒙古语听书平台,入选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创新案例,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创新案例

6. 人才培养与就业去向

本学位点在自主可控技术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条件完备。建有内蒙古唯一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与华为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引入华为ICT人才培养体系,自主可控特色突出。建有鲲鹏、鸿蒙、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3个、校外实践基地13个。

本学位点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近5年,相关专业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60%毕业生入职百度、华为等IT企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12项,期中获国家级奖项13项、省部级奖项9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