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春,女,二级教授,心理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87年9月—1991年7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91年9月—1994年7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获心理学硕士学位;;
所授课程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研究方向
教育心理学、青少年人格心理学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一)论文:
1.5-9岁蒙古族儿童词语联想规则运用情况的比较研究,前沿,1997(10)
2.论语言迁移规律在“蒙汉”双语教学中的运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9(4)
3.论过程完整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心理教育功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2)
4.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整合的探索,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2)
5.文化启动条件下蒙汉双文化大学生人格特点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5(2)
6.从文化视角论民族人格,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6(4)
7.蒙古族青少年人格结构及测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 201(8)
8.蒙古族大学生人格词汇偏好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8(6)
9.构建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人格语料库设想,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22(2)
10.青少年积极人格特质及结构探索——基于教材人格语料,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4)
(二)代表著作:
1.专著:《学校管理研究专题》,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2.专著:《小学蒙古语文教材人格语料标注及知识库》,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
3.专著:《青少年人格结构模型研究》——基于蒙古语人格语料,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
3.主编:《社会心理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4.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年8月。
4.副主编:《教育心理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5.副主编:《学校心理咨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6.副主编:《学校心理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三)科研项目:
1.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内蒙古高校心理教育模式研究”,已结项。
2.主持2013年内蒙古心理教育研究中心项目:“蒙古族民俗文化传承中的青少年人格特征研究”,已结项。
3.主持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在不同文化启动条件下蒙汉双文化蒙古族青少年人格特质研究”,已结项。
4.主持2018年自治区“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核心素养视角下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生人格教育的整合研究”,已结项。
5.主持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人格词汇库框架设计”,已结项。
6.主持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科研项目“蒙古语文教科书的人格词语分析及应用研究”,已结项。
7.主持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小学蒙语文教科书的人格词语知识库建设”,已结项。
8.主持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统编语文教材中人格知识库建设及应用研究”,已结项 。
9.主持2022年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核心素养语境下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科教材语料知识库建设”,已结项。
10.负责2020年学校科研基地项目:“民族心理教育研究中心”。
11.负责2022年学前教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
12.负责2023年自治区级教学创新团队:“OBE理念下的心理学云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中。
奖励荣誉:
1.2002年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第四届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2.2003年系列论文“负性生活事件对蒙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青年奖。
3.2005年系列成果“蒙汉双语授课心理学专业教学建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4.2010年系列论文“蒙古族心理教育模式研究”第四届全区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
5.2010 年系列论文“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整合的探索”获得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6.2018年系列论文“蒙古族文化视野下的民族人格研究”获得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
7.2001年入选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人选。
学术兼职: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智库专家;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哲社规划项目评审专家;自治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