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特色,学校特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适应新时期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主渠道和多途径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积极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少而精”的原则,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三次飞跃,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大成果的理论体系,达到学生能学懂、真信和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
 四、课程设置及课时分配
严格按照《意见》和《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结合自治区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实际需要,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科课程设置
专科课程设置为2门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48学时,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为72学时,6学分;《民族理论概论》为36学时,2学分。实践教学为32学时,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安排在第二学年。每学期36学时。第一至第七章内容在第一学期讲授。8-15章内容在第二学期讲授。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讲授内容及学时安排
| 主要内容 | 理论 | 实践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 10 |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 4 | 2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4 | 2 |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4 | 2 | 
|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 4 | 2 |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4 | 2 | 
|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 4 | 2 | 
|  |  |  |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讲授内容及学时安排
| 主要内容 | 理论 | 实践 |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 6 | 6 |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 4 |  |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4 |  |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4 | 6 | 
|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 4 |  | 
|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4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力量 | 6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4 |  | 
| 总复习 |  |  | 
| 合计 | 72 | 24 |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学一学年,每学期36节,考试课。成绩考核方式具体形式可采取闭开卷。总评成绩中,出勤成绩占40%,平时和期末成绩占60%。
|  | 
| 发布人: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