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机构设置/政策法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人才团队/科研平台/学术委员会/党建工作/下载专区/通知公告/相关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蓬勃发展中的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

时间:[2013-06-03]  来源:admin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经常听取汇报,进行指导,并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对重点学科翻译学和蒙古文化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今年,在学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院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学习考察,受益匪浅。为了学习兄弟民族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学院选派蒙古文化重点学科成员赴中南民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进行学习考察,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翻译学学科成员即将赴西北民族大学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进行学习考察。

(二)成果出版,效果显著。2013年4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蒙古文化重点学科(蒙古族民俗文化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哈撒儿祭祀与成吉思汗祭奠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蒙古族腰带文化》(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文苑”丛书出版。2013年6月1日上午在综合楼11楼会议室召开包括以上两部成果的“文苑”丛书首发式,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广播电台、内蒙古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资助出版的重点学科研究成果《蒙古族商贸文化》、《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将于年内出版发行。

(三)教材建设,令人鼓舞。在今年审批的全国“十二五”规划蒙古文教材出版计划中《新闻采访与写作》教材已纳入出版计划,《文学翻译》、《摄影技艺基础》、《旅游文化学》、《蒙古史略》、《管理哲学》、《中外民俗》、《蒙古语语义学》等七部教材也已纳入全国大中专蒙古文教材出版计划。

(四)课题承担,日益增多。重点学科的成员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有两项。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族十二生肖文化研究”、国家民委课题“蒙古族祭祀活动的传承及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省部级科研项目有八项。即,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蒙古族祖先祭祀文化研究—以别里古台祭祀为例”、“古代蒙古族法律思想研究”,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译介学理论视角下的汉蒙翻译研究”、“内蒙古新闻媒体广告语的蒙译现状调研”、“汉蒙新闻翻译经典实例评析”、“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思想体系研究”、“电视包装中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面向移动终端应用的蒙古文CMS的设计与实现”等。

(五)学术交流,进展顺利。为了促进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和层次,经协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将于2013年10月12日在呼和浩特联合组织召开“民俗学学术研讨会”。这是《中央民族大学对口支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协议书》2013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蒙古文化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之一。目前,研讨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为了高质量地召开本次研讨会,科技处于2013年4月19日下午和5月9日下午,分别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学者)座谈会,布置具体任务。

(六)学术讲座,效果明显。为了促进学科建设工作,邀请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做了题目为“草原文化—草尖上的文明”的学术讲座(2012年12月12日下午);内蒙古师范大学格•孟和教授做了题目为“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学术讲座(2013年3月19日上午);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布仁特古斯编审做了题目为“蒙古族民俗学的研究现状”的学术讲座(2013年5月9日下午)。这些学术讲座的举办对我院重点学科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七)人才培养,初见成效。两个重点学科的本科招生及培养工作进展顺利。管理系文化产业专业已有两届本科班。在今年蒙古语言文学系翻译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三名学生考入了西北民族大学翻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除此之外,我们还根据《中央民族大学对口支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协议书》的相关内容,正在逐一落实其他工作任务。

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2013年6月3

上一条:转发关于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重点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蒙古文化”重点学科成员学习考察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科研处(社科处)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56号

 ◎电话:0471-6586627 邮编:0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