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培养人才和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结合我系的具体情况,特做如下规定:
一、教材建设工作要求
(一)鼓励教师编写教材
系领导要在条件、财力、政策上对教材建设工作给予支持,把编写教材和教材研究与其它科研项目同等看待,要不断完善有关制度,落实教材立项、编写、资助、出版、奖励等有关政策,激励教师多编书、编好书、出好书。
(二)注重改革创新
教材改革要反映教学改革的成果。要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要,正确把握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在选择教材内容和编写体系时注意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三)抓重点重质量
教材建设首先要从选题抓起,紧密结合本院、系的实际教学需要,认真做好教材选题的组织、规划和实施工作。选题重点应放在重点课程、主干课程、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教材及辅助教材上。
二、教材建设规划
教材建设必须有计划地进行,系要定期组织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结合我系教学实际,以全面提高教材质量为中心任务,优化选题,确保重点,使教材建设的规划与学校的基础建设和发展相适应。规划和计划一般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以自上而下为主的方式提出。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依据各专业教研室教材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结合学院教材建设总体规划和学生实际,制定我系统一的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呈交学院教务处批准。
三、教材建设立项的申报程序
(一)选题立项申请
选题立项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教学改革的经验,对本门课程教材现状进行认真地研究,归结出现有教材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准备新编教材的风格与特色,提交书面编写申请。除了由教师自报选题外,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批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材。
(二)选题立项审查
审查立项申请主要对编写条件和需要进行审查。首先,应从整体上对学科优势、教研室的基础和力量,以及可能编写的水平和特色做出正确判断;其次,要对编者的思想水平、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编写的组织能力,以及有无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考察。对于无同类或相近教材选择,必须编写的,可酌情考虑,但仍要保证编写的必备条件,进而保证编写质量。
(三)选题立项报批
选题立项首先经教研室主任初审,对一些无明显特色和优势,或编写力量无保证的选题,教研室主任要把好关,防止选题过多过滥。教研室主任初审后,报系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方可报学院教务处审批。
四、教材编写工作
(一)凡是教材建设规划的教材,由责任教授或课程负责人组织编者认真研究,在分析国内外同类教材特点、总结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教材内容,提出对新编教材在内容上、体系上、结构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论证,努力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全面提高教材质量。
(二)编者要以教学大纲、培养方案、课程基本要求为依据,依照论证方案的设想,认真组织编写,在内容选择上要求注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条例系统;在内容安排上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深到难,对关键性难点、重点要阐述清楚透彻,尽量避免难点集中。
(三)在编写中,要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编者要按照编写计划要求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