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消费浪潮汹涌的时代
从清晨街边早餐摊的烟火气
到夜晚直播间的疯狂抢购
消费宛如无形的丝线
将我们的生活紧密串联
但消费之路并非一马平川
侵权的暗礁潜藏其中
随时可能让我们的消费之船触礁遇险
而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
在消费的茫茫大海中为我们指引维权方向
成为当之无愧的消费维权 “高光时刻”
那么,当这个关键时刻来临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是一个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而设立的
全球性节日
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国会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决定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旨在唤醒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推动全球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
当下,消费市场“坑”多,严重影响消费者与市场秩序,新兴的“先用后付”问题频发,预付式消费堪称“重灾区”,美容美发等行业乱象多。
商家跑路、服务缩水、扣费退费糊涂,线上购物新场景也不省心,直播间、小程序虚假营销泛滥,宠物交易市场“星期宠”横行。
商家虚假宣传、无售后,传统家电维修多“黑维修”,社区小广告98%是假的,“一番赏”抽奖奖品不符、概率不明,短信骚扰严重,易诱导消费造成损失。
面对消费乱象别害怕
咱有法律做坚实后盾
维权有法可依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便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
这部法律明确规定
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
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依法求偿权等多项权利
一旦商家的行为侵犯了这些权利
消费者就可依法主张自己的权益。
维权攻略请查收
1. 留存证据:
购物保留发票、小票、电子订单截图,商品有问题,留好商品、包装及说明书。线上交易保存聊天、客服对话截图。购买服务,留存服务协议、预约记录,合法拍摄服务过程影像。
2. 与商家协商:
发现问题马上与商家沟通,礼貌说明情况,如 “买的 XX 商品,XX 部位有瑕疵”,提出退货、换货、退款等诉求。方案不合理就依据证据据理力争,僵持时可提折中方案。
3. 投诉渠道:
与商家协商无果,拨打12315 向消协投诉,或通过 12315 平台官网、APP 在线投诉。讲清投诉对象、事由、诉求,提供证据,不同行业找对应监管部门,食品药品找市场监管,教育找教育主管部门。
4. 法律诉讼:
纠纷金额大或复杂,其他途径解决不了,可咨询律师后提起诉讼,整理好证据,写清起诉状。诉讼中配合法庭调查,只要证据充分、诉求合理,就能获公正赔偿。记住这些就能从容应对消费纠纷,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