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规章制度>>教学管理>>正文

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创作(论文、设计报告)指导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3-07-20  来源:美术学院   点击:

毕业创作(论文、设计报告)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第四学年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大学生本科学习阶段的综合检查。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院特制定本方案。


美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创作(论文)指导工作方案


美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环节成绩应由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两部分组成,毕业创作占75%(占比肯定一下),毕业论文占25%。

一.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高特木乐、吴利春

副组长:塔娜、吉木色

成员:白永丽、包银峰、格日乐、白斯古郎

秘书:斯毕米德格

二.毕业创作总体要求

1.美术学毕业创作可以在二、三年级创作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导师指导、毕业展览等环节。

2.美术学专业毕业创作必须在具有创作经验的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立创作主题,完成作品的创作,并参加毕业展览。

三.毕业论文总体要求

1.毕业论文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题、开题、导师指导、答辩等。

2.毕业论文必须紧密联系学生自身创作实践,是对毕业创作的理论或应用的原创性陈述。

3.毕业论文分三个部分:首先有针对性地概述创作动机及行为形成的渊源,如与他人纵向的承继与横向的影响等相关问题,与媒介和技术手段的关系等问题:其次阐述自身处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最后总结解决问题的要点。

4.毕业论文须论点清晰,文章通顺、规范,不得少于3000字。

5.毕业作品展示与毕业论文构成了美术学类专业毕业答辩内容的整体。答辩委员会必须由本专业的3名以上教师组成。

四、具体时间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指导教师安排(6月-7月)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一般不超过8人。各专业选派讲师(或相应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

第二阶段:毕业创作(论文)工作动员(9月)

1.由理论教研室负责做毕业论文(设计报告)撰写专题辅导。

2.各教研室主任在专业范围给毕业生做毕业创作(论文)动员大会,解读方案要求。

第三阶段:毕业创作(论文)选题(8月-11月中旬)

这一时段主要进行前期资料收集,确定作品创作主题和具体论文题目与文章研究侧重点;

第四阶段:毕业创作(论文)开题(11月中旬—11月末)

1、要求学生交毕业创作和论文的开题报告各一份,上交毕业创作(论文)任务书。

2、开题报告一般为1500字左右。开题报告包括下列内容:①文献综述(包括本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向);②主要研究内容、方法;③预期的课题进度计划。

3、做首轮毕业创作和论文意识形态审查。

第五阶段:初稿实施阶段(12月--下一年3月)

1、这一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毕业创作(论文)内容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拟定较为详细的创作路径和论文提纲,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2、这一阶段,针对毕业创作(论文)内容进一步进行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于12月末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毕业创作草图形成,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第六阶段:完成毕业创作(论文)(3月~5月初)

1、3-4月中旬,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完成论文的二稿和三稿。

2、4月中旬进行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中期审查同时进行。

3、3-5月初,毕业创作要完成正稿。

4、做第二轮意识形态审查。

第七阶段:毕业创作展览和论文答辩和创作终审(5月-6月初)

1、5月15日前根据评阅教师意见进行论文修改,5月15日-20日论文答辩和毕业创作终审工作同时进行。

2、5月20日-30日进行毕业创作展览。

第八阶段:后期整理阶段(6月初)

展览和答辩后要修改好论文,并把毕业创作(论文)任务书、毕业创作(论文)电子版和纸质版、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毕业创作(论文)成绩汇总表、毕业论文题目统计一览表整理好装订成册,交给教研办。

五、各专业毕业创作作品篇幅及数量要求

﹡作品篇幅尺寸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创作作品,视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独幅或系列作品。

六、毕业创作(论文)注意事项

1、进行毕业创作(论文)的学生须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根据毕业创作(论文)的规范化要求,认真进行准备;必须独立完成毕业创作(论文)工作,不得剽窃抄袭他人的成果,不得虚构编造实验数据和社会调查资料,套用或抄袭他人成果者,按作弊处理;必须在规定的场所工作,以便指导和考核。

2、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要按时按质完成毕业创作(论文)。

3、毕业创作(论文)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须请假者,应在不影响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首先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再按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审批。

4、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超过毕业创作(论文)时间的1/4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

5、创作和论文选题要求一人一题(多人同题的,其方向应有所不同,内容不能相同)。

6、学生在进行毕业创作(论文)工作之前须先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


设计学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工作方案


毕业创作(设计报告)是设计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学生应在此环节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在完成毕业环节的过程中得到

从事本专业设计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训练。设计学类专业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可以是以毕业创作为基础的设计报告。

一.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高特木乐吴利春

副组长:塔娜吉木色

成员:道日娜伊丽雅木仁舒贝

秘书:斯毕米德格

二.毕业创作(设计报告)总体要求

1、选题要求

设计学类专业毕业创作(设计报告)题目须立足于专业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选择与生产、生活、科研、教育相关的研究性命题,有一定的创新性,鼓励与企业机构合作,鼓励选择实际的设计问题,考虑社会关注热点。选题过程中应对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进行充分了解,掌握命题基本资料、熟悉前人研究成果、知晓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能够明确选题的研究范畴与创新意义;选题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并通过一定的论证过程最终确定。

2、内容要求

毕业创作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生本人应充分认识毕业创作(设计报告)的学术性与严肃性,认真签署“原创声明”,承诺毕业创作(设计报告)的原创性和对他人知识产权不可侵犯原则的尊重。

设计报告须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须建立在本人对于论述材料充分了解、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到表达规范、内容充实、条理分明、逻辑严密、铺陈合理;并在理论、方法和视角上力求有所创新,鼓励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构建研究结论。写作表达必须做到严谨规范、图文并茂,章节结构、图表注释、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应符合国家规定、学校教务的要求。

3、指导要求

(1)毕业创作(设计报告)的指导工作应在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与布置下切实施行。毕业环节指导教师应落实指导责任,一般每位导师指导毕业生数不超过8人。

(2)毕业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毕业环节指导教师的主要职责包括:

讲解选题意义,明确选题要求,指导学生选题或自主命题,制订毕业环节工作计划。定期查看毕业创作(设计报告)进程,指导改进设计方案;指导学生拟定毕业创序偶(设计报告)写作提纲及前期研究。介绍参考文献书目,进行资料检紫指导。检查毕业创作(设计报告)总体方案并进行修改指导。督查完成进度,解答学生问题;审阅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初稿,并提出修改

意见。对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做出专业性评价;指导毕业创作(设计报告)答辩的准备工作。参加毕业创作(设计报告)答辩,参与评分工作。

4、设计报告字数要求

原则上设计报告文字不低于3000字。

5、答辩委员会由本专业3名以上教师组成。

三、具体时间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指导教师安排(6月-7月)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一般不超过8人。各专业选派讲师(或相应职务)以上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

第二阶段: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工作动员(9月)

1.由理论教研室负责做毕业论文(设计报告)撰写专题辅导。

2.各教研室主任在专业范围给毕业生做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动员大会通知方案要求。

第三阶段:毕业创作(设计报告)选题(8月-11月中旬)

这一时段主要进行前期资料收集,确定作品创作主题和具体设计报告题目与文章研究侧重点。

第四阶段: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开题(11月中旬)

1、要求学生交毕业创作和设计报告的开题报告各一份,上交毕业创作(设计报告)任务书。

2、开题报告一般为1500字左右。开题报告包括下列内容:①文献综述(包括本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向);②主要研究内容、方法;③预期的课题进度计划。

3、做首轮毕业创作和设计报告意识形态审查。

第五阶段:初稿实施阶段(11月中旬--下一年3月)

1、这一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内容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拟定较为详细的创作路径和论文提纲,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2、这一阶段,针对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内容进一步进行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于12月末完成毕业设计报告初稿,毕业创作草图形成,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第六阶段:完成毕业创作(设计报告)(3月~5月初)

1、3-4月中旬,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完成报告的二稿和三稿。

2、4月中旬设计报告和毕业创作中期审查同时进行。

3、3-5月初,毕业创作要完成正稿。

4、做第二轮意识形态审查。

第七阶段:毕业创作展览和答辩和创作终审(5月-6月初)

1、5月15日前根据评阅教师意见进行设计报告修改,5月15日-20日答辩工作和毕业创作终审同时进行。

2、5月20日-30日进行毕业创作展览。

第八阶段:后期整理阶段(6月初)

展览和答辩后要修改好论文,并把毕业创作(设计报告)任务书、毕业创作(设计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版、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毕业创作(设计报告)成绩汇总表、毕业论文题目统计一览表整理好装订成册,交给教研办。

四、各专业毕业创作作品篇幅及数量要求

环境设计专业:

1.展板2-3张,尺寸90厘米×120厘米或120厘米×240厘米(展板内容包括设计说明平面图3-5张、立面图3-5张、效果图9张以上)

2、动画或模型

视觉传达专业:

1.设计说明

2.系列海报招贴至少3张

3.包装至少3种样式

4.视频动画

5.延展品至少6种样式

6.模型

服装设计专业:

1.设计图要求每人设计一系列服装五套以上

2.成品实物为4-5套

3.以彩色效果图表现,附背面款式图及设计说明。

4.设计要求以蒙古族文化元素为主题(专升本班不限主题), 5.靴帽配饰齐全。

产品设计专业:

1、皮艺:1-2幅。单幅最小尺寸不能小于60×60。立体作品一系列。不得少于三件。3、需要有设计说明,设计稿,效果图,与作品一同展览。

1、金属工艺:1-2套作品。需要有设计说明,设计稿,效果图,与作品一同展览。

﹡作品篇幅尺寸和数量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创作作品,视具体情况确定。

五、毕业创作(设计报告)注意事项

1、进行毕业创作(设计报告)的学生须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根据毕业创作(设计报告)的规范化要求,认真进行准备;必须独立完成毕业创作(设计)工作,不得剽窃抄袭他人的成果,不得虚构编造实验数据和社会调查资料,套用或抄袭他人成果者,按作弊处理;必须在规定的场所工作,以便指导和考核。

2、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要按时按质完成毕业创作(设计报告)。

3、毕业创作(设计报告)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须请假者,应在不影响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首先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再按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审批。

4、学生缺勤(包括病、事假)超过毕业创作(设计报告)时间的1/4者,取消答辩资格,不予评定成绩。

5、创作和论文选题要求一人一题(多人同题的,其方向应有所不同,内容不能相同)。

6、学生在进行毕业创作(设计报告)工作之前须先向指导教师提交开题报告。

美术与设计学院

2023年7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