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学院、部门:
为深化学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统一教学标准与授课规范,确保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顺利开展,学校拟组织开展本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集中备课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备课目标
1. 明确通识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进度;
2. 研讨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交流教学案例与实践经验;
3. 协调跨班级、跨教师授课内容的衔接,保障教学一致性;
4. 提升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强化课程育人功能。
二、备课范围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的所有通识教育课程(含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如思政类、外语类、军体类、计算机类、数学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大学美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思维与训练等。
三、参与对象
承担本学期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全体授课教师,各课程组负责人及学院教学管理人员。
四、时间与形式安排
1. 备课时间:2025年8月29日—9月8日(各课程组集体备课时间由各牵头学院和部门另行通知)。
2. 备课形式:以课程组为单位开展集中研讨(原则上同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全员参与);可结合线下座谈与线上会议形式进行,鼓励邀请校内外专家指导。
五、备课内容要求
1. 集体研读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及参考资料,明确各章节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2. 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包括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课堂互动形式、作业布置及考核方式;
3. 分享教学资源(如课件、案例库、习题集等),建立课程共享资源库;
4. 针对跨年级、跨专业学生的学情差异,研讨分层教学策略;
5. 形成书面备课记录(含会议纪要、教学进度表、共享资源清单等),由课程组负责人汇总后报送教务处。
六、工作要求
1. 各相关学院和部门需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统筹本学院和部门通识教育课程的集中备课组织工作,确保教师按时参与;
2. 课程组负责人需提前梳理备课议题,引导教师聚焦教学核心问题深入研讨,提高备课效率;
3. 备课结束后,各课程组于9月11日前将《通识教育课程集中备课记录表》(见附件)、活动新闻报道及相关材料电子版报送至教务处通识教育管理科指定邮箱,纸质版交至教务处114办公室。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7647450217
邮箱:aru_0217@qq.com
附件: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通识教育课程集中备课记录表
教务处
202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