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时间:2025-03-27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我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根据《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高教会〔2025〕12号)及《关于举办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的通知》(内高教会〔2025〕03号)的相关要求,学校拟举办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由教务处主办,内蒙古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

二、大赛目标

紧扣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深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精心打造教师教学创新与交流的标杆。

三、大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产教融合创新报告(以下简称创新成果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四、参赛对象及分组名额

(一)参赛对象

学校在职教师,其中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产教融合赛道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至少包含1名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且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时间须达到2年及以上;其他赛道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二)分组及推荐名额

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现状,大赛设新工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5个大组。新工科、新文科、基础课程组的参赛教师将按照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统一划分为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进行比赛,并评选个人(团队)奖。课程思政组、产教融合组的参赛教师不分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统一进行比赛并评选个人(团队)奖。

请各学院积极组织院内遴选,推荐参赛名额,每个学院至少推荐3个团队,其中须有1个正高团队。同时充分考虑丰富组别类型,推荐时“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组 ”中至少涵盖2个组别。

五、大赛实施

大赛分赛前培训和校赛两个阶段

(一)赛前培训

为助力参赛教师提升创新思维与参赛技能,教务处在“学堂在线”平台为教师开放1门在线课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创新报告撰写经验分享》,供参赛教师观摩学习。

学习网址:https://imnccfd.yuketang.cn

学习方式:点击【学习网址】-点击登入【微信扫码登入】-点击【我的培训】点击【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赛前经验分享课程】

授课教师简介:许亮,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全国首届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致力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融合创新的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项三等奖2次、省厅级奖项一等奖3次、二等奖1次。曾获贵州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称号、贵州师范大学“五先”共产党员、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贵州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

(二)校赛

校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络评审,评审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创新成果报告。第二阶段为现场评审,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及提问交流。

1.网络评审

网络评审阶段,参赛教师需于2025年4月6日12:00时前将教学实录视频和创新成果报告等相关材料上传至指定平台。评审专家将于2025年4月7日至4月9日进行网络评审。网络评审满分为60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40分,创新成果报告成绩占20分。根据网络评审成绩降序排名,排名前60%的参赛教师进入现场评审环节。

2.现场评审

拟定于2025年4月15日左右组织现场评审,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现场评审阶段,参赛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进行不超过12分钟的教学设计创新汇报,评审专家依据参赛教师的汇报进行8分钟的提问交流。现场评审满分为40分。

3.计分方式

网络评审成绩(总分60分)与现场评审(总分40分)成绩之和为参赛教师(团队)的最终得分,具体评分细则详见附件2。

六、材料要求

(一)申报书

参赛教师通过大赛指定平台提交材料,申报书样式详见附件3, (申报书中参赛组别一栏,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及产教融合”7个大组中选择符合课程归属的一项填写)提交后原则上不得修改。

(二)创新成果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产教融合创新报告应密切围绕高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主动合作、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方面的内容,以教学研究的范式,聚焦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协同办学的机制等,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不超过4000字。教学创新 (或课程思政创新、产教融合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4。

(三)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其中产教融合赛道需包含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具体要求详见附件5。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

(四)证明材料

所有赛道参赛课程需以PDF格式上传教师教务系统中课程已完成学期的开设信息(包含课表、排课班次、人数、地点等信息截图),参赛课程名称须与教务系统中显示情况一致。

产教融合赛道参赛课程还需提供教务部门出具的实践性教学学时占课程总学时比例不少于30%的相关证明;行业企业参与参赛课程教学的相关证明,包括但不限于与参赛课程相关的人事聘任协议、产教融合项目合同、协同育人项目、产业学院等,签订时间在2年及以上。

七、奖项设置

本次校赛设个人(团队)奖与优秀组织奖。

(一)个人(团队)奖

校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全程参赛个人(团队)总数的15%、35%、50%,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二)优秀组织奖

校赛设优秀组织奖3项,对大赛开展过程中,积极组织院赛、教师参与度高、大赛成绩突出、影响效果明显的二级学院,授予“优秀组织奖 ”。

八、其他事项

(一)各二级学院应高度重视,严格审查参赛教师资格,积极做好参赛教师的选拔推荐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参赛教师作品管理与申报。请填写推荐教师名单汇总表(附件6)和二级学院管理员信息表(附件7),于2025年3月31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版报送教务处教师发展科(办公楼115室)。

(二)院级管理员应严格审查参赛教师资格及上传资料内容,参赛教师提交的相关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姓名、所在学院名称。若出现透露个人姓名及学院信息情况,将取消参赛资格。参赛教师应保证参赛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九、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艳杰

联系电话:0471-6585247

指定邮箱:jwcjsfzk2025@126.com

附件:1.关于举办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的通知(内高学会〔2025〕03号)

2.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

3.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申报书

4.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创新、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

5.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标准

6.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教师名单汇总表

7.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级学院管理员信息表

教务处

202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