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伟博,汉族,共青团员,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2024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二班学生,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科技馆担任志愿者。
具体工作:
1.展品讲解与知识传递:熟练掌握馆内各类展品的原理、操作方法及背后的科学知识,能根据不同受众调整讲解方式,用通俗语言将复杂科技概念转化为易懂内容,避免照本宣科。
2.参观引导与体验协助:引导观众有序参观,介绍场馆布局、展区主题及参观注意事项;协助观众正确操作互动展品,及时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观众安全、顺利地参与科技体验。
3.科普活动组织与执行:参与科技馆日常科普活动的策划与落地,如暑期科技小课堂、亲子科学实验、科普讲座等;负责活动现场的流程把控,包括物料准备、观众召集、环节引导,帮助观众通过互动活动深化对科技知识的理解。
4.场馆服务与反馈收集:解答观众的咨询,维护展区秩序,及时发现并上报展品故障或安全隐患;收集观众对讲解服务、展品设置的意见建议,为科技馆优化服务和展品更新提供参考。


心得体会:在这个假期,我以 “返家乡” 社会实践队员的身份,在家乡的科技馆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之旅。这段时光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家乡的科技发展脉搏,更在与前沿科技、来访观众的碰撞中,找到了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的连接点。更重要的是,实践让我重新审视了 “家乡” 与 “个人” 的关系。家乡的发展同样需要年轻人的参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或许也可以成为家乡科技发展的 “播种者”。实践期间县团委组织观看《南京照相馆》,电影中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对祖国的热爱。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后人,珍惜和平。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从影片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次实践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种下对家乡的责任。未来无论走多远,我都不会忘记:曾有一段时光,我用声音为家乡的科技传播添过一份力;更不会忘记,那些因我的讲解而绽放的笑容,是我与家乡最温暖的联结。
来源 | 团总支
排版 | 任昊喆
监制 | 包巴雅力格
初审 | 李云
终审 | 王水英